商學管理教育是To B的而不是To C,不是一個人的學習而是一群人結合企業實踐去學習。
為什么商學教育或者管理學教育是To B不是To C?
如何讓我們一群在一個單位工作的人,一起來學習?大家一起學習同一種理論,形成同一套概念體系,比方說認認真真地坐下來學習德魯克的內容。大家彼此都是同事,都是經理人隊伍中的一個成員,為什么不能在一起學習呢?
況且學習有兩個好處:第一,有了共同的語言以及語言背后的概念體系,有了共同的思想來源,可以統一去思考企業管理中的問題。第二,學的過程中,就是結合企業實踐的過程,去研究問題、分析問題,然后去達成共識,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。這個非常重要,也就是學以致用。
給大家講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。當年我從華為出來,它的領導人孫亞芳很客氣地說,包老師對華為的貢獻,我們是不會忘記的。我想了想,我對華為有什么貢獻呢?有了!那我就對孫亞芳說,我對華為的貢獻幾乎微不足道,我只是給了大家一個管理學的概念體系,而這個概念體系來自于德魯克。并且我也開啟了一扇窗,讓大家知道德魯克的思想是有用的,管理大師的思想對我們認識世界、把握世界,并尋找到我們自己的事業方向,以及描述這個事業的理論,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。這是我對華為的一點點微不足道的貢獻。
那外面的人好像以為,包老師幫助華為起草了基本法。其實,我認為起草基本法并不重要,那是一個秀才的工作,重要的是我們在基本法背后還做了很多很多的課程,幫助他們去理解每一句話、每一個概念、每一段文字背后的德魯克思想,以及這些思想跟我們的實踐有何聯系和關系。
讓大家真正理解到了,原來我們是需要學習理論的,并且需要去學習像德魯克這樣的理論。德魯克是被世界公認的企業管理思想家,理解他的思想,學習他的思想,對我們而言是多么重要的。
當你學會了,你再去選擇相關的著作就容易了,要不然你就會很盲目。什么書都看,看了一大堆書,什么課都聽,聽了一大堆課,結果不能完成你自己以及這群經理人(和你一起工作的經理人),他們的思想構建(思想體系的構建)和語言體系的構建。
這就是我今天為什么要說這一段的意圖,希望大家懂得商學教育管理教育是To B的而不是To C的。不是一個人的學習,而是一群人結合企業實踐去學習,不是學什么都可以的,而是一開始路就要走正,學德魯克的思想對你有幫助,我不建議學別的,這就是我的忠告,謝謝大家!

